本人最近踩坑,有鑑於臺灣的教學實在很少,可能稍嫌過時,所以決定把最新的經驗寫下來,供「沒有任何經驗的初學者」參考,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,會玩得比較順一點。
關於 Home Assistant 是什麼?它是智慧控制系統中樞,類似米家、Homekit,可以控制裝置或者取得資訊。因為它的支援度相當高且多,因此當家中有許多不同廠牌的裝置時,使用 Home Assistant 就可以一肩攬起中控的責任。
自由度高,也意味著會需要一定的知識背景支持,所以入門到堪用並不容易。除非都是買一些好納入的設備,不然很難順利。這裡建議先學習python跟yaml,只要能初階看懂就可以了。
個人使用:樹梅派4B 8GB、Home Assistant Operating System(HAOS)。
簡介
Home Assistant(HA) 是系統家族的名稱,衍生的子系統都有些許不同,功能也不同,差別在哪?這點可以從官方文件下方找到表格說明。
Operating System: 主要作業系統或是虛擬機
Container: 以Docker架設,架設出來的是Core。
Core: 以Python架設。
Supervised: 以Docker架設,接入Core後,能使用Supervisor的功能。
Home Assistant Community Store(HACS)是一個由各路大神製作的成品商店,由於 Home Assistant 並未能把每套智控系統完美接入,所以得自製套件去接入那些系統,尤其是米家設備,如果沒有HACS去下載整合,是很難輕鬆地接入米家設備。此外還有主題跟Lovelace UI,對於美化面板是很實用的。
Home Assistant Supervisor能安裝第三方的套件,讓HA具有其他非智控的功能,像是SSH、DNS等,重要性取決於自己對於HA有沒有要勝任其他角色,如果沒有,其實也不用Supervisor。當然最好是有,以後才方便做一些延伸。
如果HA會需要使用Wifi或是藍牙,不論是VM、Container還是Core都會有使用權限跟連接問題,因此直接安裝OS會比較容易上手些。
目標
個人使用Home Assistant是為了要整合住處的米家,雖然是米家全家餐,不過有些地方的控制並不是很到位,尤其是多條件的判斷,這使得用HA會比較容易進行。
規劃好目標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HA擔任的角色,要整入那些設備?與要使用的功能,有沒有用加一點特別的功能?這會影響到系統選擇,要是之後才發現自己安裝的系統不支援,就會花上很大的工夫去嘗試或重灌,重灌也意味著進度歸零。
確定好要納入的設備,就能照著以下的主要步驟進行,這會讓你打造一個屬於自己風格的HA。
- 整入設備
- 美化面板
- 設定智慧
系統選擇
建議直接使用OS,OS的功能是最齊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