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別獨立出來,著重於IPv6跟IPv4不同之處。基本知識請去Google。
IPv6設定
如同IPv4,IPv6有靜態指定跟DHCP。
不同IPv4,只有兩種型態指定,IPv6有更多種型態,更複雜。
IPv6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主動發現鄰居的能力,然後得到資訊,一行通用簡單指令就能自動產生Public IP,不需要DHCPv6-Server去發送IPv6。
IPv6也不需要做NAT,因此在Gateway設備實際上是用兩個Public Network,一個是ISP內部路由用的,一個是指派給客戶用的,客戶端的設備都指向Gateway,由Gateway設備做路由轉送就可以順利上網。
IPv6的ARP: 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(NDP) 參考 參考2
ARP的功能是為了取得鄰居的IPv4與MAC對照關係,在IPv6上,變成了NDP,可以得到更多資訊,相對也有了更多的型態。
NDP主要運作是透過ICMPv6進行,NDP有五種訊息種類,對應ICMPv6不同Type。(※ICMPv6 Types)
- RS — Router Solicitation (ICMPv6 type 133)
- RA — Router Advertisement (ICMPv6 type 134)
- NS — Neighbor Solicitation (ICMPv6 type 135)
- NA — Neighbor Advertisement (ICMPv6 type 136)
- Redirect (ICMPv6 type 137)
今天有兩個路由器,啟用IPv6,介面會自動產生Link-Local型態IPv6。當設備要到另外一個IPv6位置,就會發出NS,而鄰居收到就會回傳NA。
NS跟NA都是使用Link-Local類型的IPv6。
當路由器介面啟用IPv6,會透過Link-Local發出RA,去告訴其他設備IPv6的相關設定,如Prefix等。如果收到RA的設備介面有啟用autoconfig,就會使用其內含的Prefix資訊,去形成一個IPv6。
RS則是在介面啟用時,會直接發出,告訴路由器要發出RA,當路由器收到RS,就會立刻回傳R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