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考資料
光纖模組,一般又簡稱為GBIC ,是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的縮寫,簡單來說就是把訊號由電轉換成光。實際上現在的樣子是SFP (Small Form Pluggable)奠定的,如今大部份都做成這樣的外型,也是最通用的。
GBIC
光纖有分多模跟單模,差別在於光束數目與能傳遞訊號的最大長度。單模多模的的成本不同,多模製作比較容易,所以便宜,然而單模可以用於較長距離的介接。至於會選用單模或多模,主要是依設備間的距離為主。
單模的GBIC跟多模的GBIC的收發技術不同,因此,互接無法通。
中間的光纖線也有分多模與單模使用,多模有 OM1、 OM2、 OM3、OM4等級之分,最後的數字越大,代表能支援更高的速率。OM4的線可勝任OM1環境,反之OM1就不能扛OM4的使用。
https://kknews.cc/zh-tw/tech/z3jjvx3.html
單模GBIC用多模的線,能通。 多模GBIC用單模的線,也能通。但不建議這樣用。
SFP支援到1G的速率,再上去是SFP+支援到10G的速率。雖然兩者外型相似,容易搞混,但使用技術不同,因此互接無法通。
在各家Switch中,用Transceiver來指這類的模組。各家都有出自家的Transceiver,Transceiver與設備不同品牌容易發生光纖模組不支援的情況,因此要留意 Transceiver 上的品牌是否與要接入的設備品牌相同與否。
到此先整理一下,簡單的要點就是︰單模光纖模組用單模線接單模, 多模光纖模組用多模線接多模,1G(SFP)接1G (SFP) ,10G(SFP+)接10G (SFP+) 。最後, 光纖模組外型相似,而且用錯不代表一定不能通,等到發覺時也通常接了一定的數量。
接光纖模組接線時,請檢查手上拿著的器材規格,一定留意不要用錯規格 。
上方光纖模組沒亮,下方有亮
光纖要能通,需要能收到對方的光,需要能發送自己的光,而且光送到對方時,還要有一定的強度(dB)。
光纖常發生不通的情形,要檢查出光纖哪裡出問題,才有辦法修復線路。
光纖模組有分為SX、LX,分別是紅外線(850nm)與雷射(1310nm)。在接到設備上時,SX的可以用肉眼看見紅光,而LX因為波長超過可見光範圍(360 – 830nm),所以肉眼看不到任何光。
LX用照機拍攝會發紫光
雖然肉眼不可見,但是用照機看,卻能捕捉到紫光。
光纖模組發光與否可以做為初步的故障判斷,若光纖模組有發光,可再檢查介接的光纖線,多模可以從線中的光纖看出紅光,而單模因為光束較集中的因素,難以用相機捕捉光源。
單模線。左︰單模光纖。 中︰多模光纖。 右︰無。
多模線。左 ︰單模光纖。 右︰多模光纖。
上述這些發光點,只有其中一邊會亮。亮邊為發送端,暗邊為接送端。亮的要接暗的,才會正常運作。有時候在經過光纖收容盒時會讓左右收發相反,這時看是否為亮對亮,如果是,就要把二芯光纖對掉, 左右對掉後的二芯變成亮對暗、暗對亮 ,光纖才能接通。
從外觀上看是最便捷的,但並不一定能代表強力的證據,有些仍會發光,再加上單模也沒有明顯的光可作參考,就算已確認兩芯皆是亮對暗之後,接上依然燈號不亮表示無法通。
這時需要更明確的數據,關於GBIC的數據,可以從Switch的CLI中下指令去查看Transceiver的狀態,就能進一步得知問題所在。
以Aruba 2930F為例,下「show interfaces transceiver detail」就能查看狀態。
故障的光纖模組
正常的光纖模組
最後重點整理︰
光纖器材請在接上前確認類別,是否有使用規劃的器材。
光纖模組可從發光與來判斷是否功能正常。
多模光纖線若有看到紅光,代表光線有傳來。
確保二芯是亮接暗、暗接亮,光纖布線施工可能讓左右相反,只需將光纖線左右拆開後對調,以達亮接暗、暗接亮的正確介接。
確認線材正確接對之後,在Switch中下指令查詢,是最好的方式去找到光纖模組的故障原因 。